三峡往事坛子岭下铸丰碑,雄性峡谷写风流

北京那治疗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三峡船闸全景

世间地貌,堪称峡谷者甚多,而尊以雄性色彩的,恐怕只有位于长江三峡入口处的夔门天险了。夔门是大自然的杰作,乃“鬼斧神工”。我说的雄性峡谷,则是人造通航大动脉一一双线五级连续船闸。

这道雄性风景线,全长米,最大开挖宽度为米,最大开挖深度米,相当于38层楼高。一、二期工程开挖总量为万立方米,若垒成一米见方的墙体,足可环绕地球一周!

这条人造大峡谷开凿后,两侧形成了举世无双的梯状高边坡,它在世人眼帘悬浮着四个大字一一艰苦卓绝!

直立墙:耸成铁血男儿塑像

船闸直立墙施工

自年4月17日第一声炮响,武警水电部队官兵披星戴月,餐风宿霜,战严寒,顶酷暑,岭子岭下铸军魂。多个日夜,官兵们走了一茬又一茬,车胎换了一批又一批,风枪坏了一堆又一堆,钻头秃了一扎又一扎……但军旗不倒,人心不散,顽强拚搏的意志不摧。铁血男儿以良好的声誉和骄人的成绩提前完成一期工程开挖任务,又在坚硬无比的花岗岩山体上大显身手----开凿凹状双线五级连续船闸(即三峡永久性通航建筑物)本体。

三峡永久船闸一期工期的形象进度是:削平18座山头,形成凹状航道雏形;

三峡永久船闸二期工程遇到的第—难题,是花岗岩面的直立墙开挖。船闸本体(即闸室段)长达米,按设计要求,武警官兵要像切豆腐般在震旦红花岗岩山体间开挖形成两条深米、宽37.5米、中间留有60米宽隔墩的平行石槽。最为困难的是,深槽底部68.5米的直立墙,总体偏差要控制在20厘米以内。倘若欠挖或超挖10厘米,便需追加投资万元。

因地制宜,客观地说,永久船闸的这一设计堪称杰作。但,武警水电部队转战南北,并未尝试过此类开挖。面对难题,他们求助于曾经建造了当今世界最大电站---巴西伊泰普电站的洋专家。洋人来一看,傻眼了;聘请国内资质不赖的爆破专家助战,同样难有良策。

双线船闸两厢轮廓

怎么办?永久船闸是三峡工程三大主体建筑之一,且是“卡脖子”工程。它的工期延误不得。

关键时刻,周光奉请命攻关。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的武水电三峡指挥部副指挥长兼总工程师,是当年进军三峡制定标书的技术负责人。为了熟悉和掌握永久船闸0多米不同地段的岩石特性,他带领科研小组,日夜坚守在施工一线,反复进行试验:采用英国、瑞典、日本制造的五种最新型钻机进行炮孔钻打,无法满足炮孔精度要求;又先后进行小药卷爆破、水平保护层开挖、岩石火焰切割、短高强锚杆受力、高强锚杆抗剪及施工生产工艺、钢筋机械联结技术运用等无数次试验……周光奉和他的战友们人累瘦了,眼熬红了,终于摸索出了手风钻和快速架子钻相结合的“土办法”,一举钻孔成功。

钻孔的精度难题虽解,但如何按设计要求实施精确爆破同样棘手。周光奉带领科研小组经过50多组爆破试验和对上万组数据进行比选分析,最终拟定方案:采用控制爆破和预留保护层方式施工。

真神了,运用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相结合的新技术爆炸岩石,爆破后的直立墙半孔率竟达到了92%以上!

一个个炮孔钻入,战士们装填炸药,也将希冀填进岩体;一阵阵排炮轰响,一股股浓烟弥漫,一方方岩石仿佛被驯化的绵羊,乖乖地按预定方位层层剥离,层层剥离……

辛巳年春节,我携亲友驻足平台凝望成长着的三峡大坝,又徒步雄性峡谷高边坡,由上至下观赏过神奇的船闸施工现场。面对近20层楼房高度的已成型的直立墙,注目定向爆破形成的约60米宽的隔墩,我这才真正明白什么是“人定胜天”,什么叫“鬼斧神工”!

工地午餐

俯视直立墙内,排架重叠,锚杆林立,战士们正紧张有序地劳作。行家告诉我,为确保直立墙唇整洁和岩体稳固,双线五级船闸两厢将布置10多万根高强度锚杆,多根锚索,每束张拉力~吨级,根根锚索均要经钻孔、穿索、浇筑端头、张拉、注灌浆、端头保护等工程措施。从闸顶窥视墙面密密麻麻嵌入岩体的锚杆,宛如一排巨型钢刷,由此我痴想,它将来的糙面模样,一定恰似农村大妈手工纳制的鞋底。

在直立墙和中隔墩岩体内嵌入锚杆和穿索,是为了确保其稳定。13万根锚杆是怎么一点点钻入岩体的?多束锚索又是如何一寸寸穿进岩体内的呢?

锚固,是一场既苦又累且技术含量很高的绝活儿,落在了突击队长段伟和百十号官兵身上。长度为29~60米的锚索实施穿岩喷锚锁固,锚水平误差不得超过1%。段伟与战友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尝试打了一个深度对穿锚孔,一查,水平系数超标,报废;连打了3个深度对穿锚孔,都报废了。

面对眼前窘境,业主和施工者都心急如焚。锚孔报废既有经济损失,更严重的问题是,耽误工期。段伟日夜扑在工地,琢磨岩石的生成特性,研究钻机的振导原理,分解钻杆的特殊结构。经反复试验后,他发现水平锚孔误差过高的问题出在钻机上。于是,他对洋机器和排架搭设工艺进行了大胆改进,钻孔的误差很快降到了0.8%。当第一个深度水平锚孔在60米宽的中隔墩上一次打穿时,多次累倒在钻台上的硬汉段伟,禁不住热泪盈眶……

我曾在炎炎烈日下去船闸工地采访,尝试戴帽子站在酷热的闸室内,体验自身不干活能抗多久。凹槽如蒸笼,四面不通风,温度高达45摄氏度以上。站着站着我就浑身湿透了,接着感到头晕眼花,才刻把钟便要倒了……面对正忙碌着的战士我好生奇怪:他们咋不流汗呢?

扯住一位满面通红的小战士问,他笑答:刚开始也像你一样,汗流不止,可后来就不流了……流干了,没汗了。小战士的话语平淡,我听得直抹眼泪。这群小战士没日没夜地干活,倘未当兵,或许还在父母面前撒娇哩。同样是人,在不同的环境里,锻炼成长的经历大不相同。

闸室内肩扛锚索的士兵

记得当年5.1节,湖南卫视在三峡做了一台现场直播节目,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杨清作为特邀嘉宾接受采访时,曾感慨地讲述过武警水电官兵顶严寒战酷暑的故事。三伏天,他曾亲眼目睹肩扛锚索排着长队在闸室里艰难施工的场面,还看见因过度疲劳倒下打鼾或因中暑顺序栽倒的一排排战士……

一根60多米长的对穿锚索,需要80多名战士从5里之外的车间扛到工地,再一步步抬上离地面50米高的排架,然后在12平米的作业台上用手一寸一寸地推进岩石孔洞。战士们记不清磨破了几多双手套,穿破了几多双军鞋,磨破了几多件军衣,划破过几多回皮肉……每穿一根锚索,快则两小时,多则大半天,若碰上特殊地质岩体,往往要返工好几次,耗时一两天。许多官兵干着干着,就倒在了平台上……5个春秋,多个日夜,束锚索和13万根锚杆,连同武警官兵的热血和汗水熔入高边坡,嵌入中隔墩。锚索和锚杆钻孔的总长度,相当于穿透整个地球!

官兵们干得这么辛苦,质量如何?

多台监控仪检测万个数据显示:合格率,%;优良率,80%以上;山体位移,小于6厘米!千万别小看这6厘米。它的设计要术,难倒过一批国内外一流专家啊!

众所周知,在整座完整相对稳团的山体开凿凹状深槽,势必造成山体稳定性的破坏,渗漏是不可避免的,压变形也是必然的。要确保永久船闸长期稳定,必须采取当代高科技手段和工程措施,这便是要在高边坡直立墙和中隔墩岩体内穿锚锁固的缘由。

合格率%,优良率80%以上的背后,是山体上下炮不断、车不停、人不歇,全线开挖以月均万方掘进的军人速度,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气吞山河的大决战壮举;合格率%,优良率80%以上的验收鉴定,显印出一张张沾满尘土的脸庞,一个个披星戴月的背影,一串串真切感人的故事一一

年近花甲的寥多祚,最先挺进三峡就和战士们住帐篷,担任现场总指挥,没日没夜地泡在工地。他的家就在宜昌,90多岁的老母几次病重,他都顾不得在床前侍侯;

副指挥长张积仓,舍弃厦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请战三峡担任开路先锋,风里来雨里往,多年来安全帽和对讲机从不离身,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他就肯定会出现在哪里;

“挖掘王”廉政江,5年里3推婚期,独自挖掉了80万方土石,创单机挖掘时间最高记录,被誉为“三峡愚公”;

“风枪手”钟森华,每天在钻台上工作10多个小时,6年钻孔深度,相当于打穿公里花岗岩;

“运输大王”王世武患有胃溃疡疾病,经常在工地就着菜汤吃药,却从未休过一天病假,创下了年运输土石方9万多方的最高记录;

“大校夫妻”王青屏和徐佑玲,夫乃副指挥长,妻系总经济师,是一对醉心三峡模范伉俪。一间10来平米的宿舍就是“家”。案头床边除了书就是施工图纸,最珍贵的藏品,就是供爆破研究捡回的五花八门的石头;

战士王观河的父亲患脑血栓偏瘫在床,家里几次发电报催他回去,可当时工地“大会战”。他每次收到电报却悄悄揣进口袋,独自抹把眼泪就上了工地,驾驶40多吨的自卸车在山谷里穿梭。半年后父亲病故的噩耗传来,他才请假到邮局给家里打电话,在工地朝着家乡的方位为父亲下跪磕头……

高压喷锚作业

“坛子岭上风餐宿露流血流汗奉献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

永久船闸金戈铁马开山劈石价值何在,在百年好梦成真”!

这是心灵独白,更是精神写照。我曾采访过武警三峡指挥部多任正副指挥长,政治部负责人和战士,对他们的志向和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作风钦佩不已。对于工地施工环境,我曾自撰过一副对联与校官们调侃:“冬季冷,大男人脸上生疮;夏天热,小伙子胯下流脓”。

不谈干,说起来也不容易。岩石开挖作业面上的官兵每天要忍受高达分贝的噪音,吸进弥漫在作业区内的风化砂粉尘,一个班10来个小时下来,浑身自茫茫一片,个个都是“白毛男”,嘴里吐出的全是泥痰,几米之内听不风任何声音;

混凝土浇筑作业面上的官兵,整天泡在泥水里,衣服湿了焐干,干了又湿,双脚经常沤烂红肿,痛得穿不进雨靴。在18座高达47米的靠船墩无缝浇筑中,工程要求24小时连续灌浆,一分钟也不能停。负责振捣的战士们,双手提着44斤重的振捣棒,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

爆破作业面上的官兵,为现场安全考虑,只能起早贪黑。每天凌晨,他们肩扛炸药手拿电筒,用隆隆炮声迎接朝阳;每天傍晚,他们再次爬山钻孔填药,用隆隆炮声欢送晚霞。看上去,他们的工作挺浪漫,颇有诗情画意。实际上,整个作业点属雷区,他们每天都在与死神打交道……

英雄战士

唯有艰辛付出,才有丰厚回报。6年以来,英雄的“橄榄绿”方阵奋力拼搏,在永久船闸这条雄性峡谷高边坡、直立墙体,耸成中国军人铁骨铮铮的群体塑像一一

米高边坡开挖支护稳定;

米双线五级船闸连续开挖成功;

土石方开挖总量突破万方;

单项工程月均开挖强度万方;

单项工程建基面54万平米光面爆破成功;

闸室内68.5米高直立墙开挖平整;

多束高精度对穿锚索;

13万根高强度锚杆嵌入岩体;

闸窒1.5米厚薄壁衬砌墙混凝土浇筑成功…..

年11月,在主体工程开挖完工祝捷大会上,国务院三峡建委会副主任、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代表业主,向武警官兵赠送了三峡开工以来的首面锦旗:

“金奖之师威镇四海山川,橄榄绿装风采千秋伟业”!

输水网:印证“地下铁军”风采

三峡船闸地下输水网络

三峡永久船闸地面施工场面壮观,而其地下,同样是立体交叉作业,鏖战正酣。

您乘船游过葛洲坝船闸么?船行闸内,水涨水落速度很快,人在船上毫无感觉。缘由是:无论轮船上行下行,闸窒内注水泄水都是在其底部匀速进行,船在闸内只作上下浮动,绝无左右摇摆振动之惑。

三峡永久船闸是葛洲坝船闸的大哥,葛洲坝只一级,三峡是五级。葛洲坝是单线,三峡为双线(即双向)。葛洲坝船闸的地下输水系统纵横交错,本来就够复杂了,三峡则更复杂,地下网络规模更大,施工难度更高。

三峡船闸地下输水网络的构造,说起来很简单,就—句话,三个数据:4条平行布置的输水廊道,12条斜井,36条竖井。

船閘进水口:上游水箱涵

但,城门洞型输水廊道总长度有些吓人,为米,接近11华里。竖井开挖总高度为米,混凝土衬砌后总高为米,开挖总量73万方,混凝土浇筑总量为53万方。

要从复杂里说,它就是个“烫手山药”了:首先,它的体型结构,古怪多变:平洞有6种不同断面;倾角为57度的斜井16条;洞室群中包含19种类型的渐变段72个;竖向弯度80个;T型管20个隧底部与边墙均以圆弧连接,36个阀门段设有反弧门槽;一、二期结构联合受力,一、二期混凝土凸凹相向。

其二,结构断面小,配筋复杂。平洞段衬砌厚度60~厘米,配筋却为两层36

15~20厘米钢筋网;阀门段区纵、横、竖、斜向配筋多达14层,一二期钢筋一次成型,全系手工操作,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其三,质量要求高。隧洞建成当然要过流,非但过,而且是要承受巨大水压和高速水流冲刷,所以其隧洞混凝土表面尤其是阀门井段区不允许有直径大于3~7毫米的气泡孔洞;表面错台不得大于0~3毫米;不允许有金属件露头;裂缝开裂宽度不得大于2毫米。

全长多米的闸室內混凝土浇筑

其四,施工干扰大,安全隐患多。永久船闸施工是地面作业与地下作业同时,地面开挖和混凝土施工对地下干扰甚大。地下隧洞开挖暴露时间久,地下闸槽开挖对岩体的反复振动,地下与地面又有52个接口,形成洞洞交叉、洞井交叉、洞脸及交叉口围岩的稳定势必成为安全隐患之源……

当你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肯定会问:既然此处施工艰难无比,有人乐意干么?

有!他们是一一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局、十一局和十四局组成的精兵强将。这个联合体的名称叫:三联总公司。年3月底,永久船闸地下输水廊道炸响开工第一炮后,勇士义无反顾地向逼仄的战场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锋。

地下输水廊道內编制钢筋网

如今干大江大河工程,已告别人挖肩扛搞“人海战”的时代了。专业施工队伍打洞,本是寻常事。起初的掘进虽不困难,但每掘进一米,还是要付出艰难代价,因为“三联人”自诩为“地下工作者”。

我曾好几次冒失探访过地下施工现场,里边光线差,横洞竖井斜井纵横交错,宛若迷宫,如无人带路,根本辨不清方向。

作业的环境糟糕透了。我们都知道,打洞需要钻孔放炮,放炮形成的烟雾和灰尘在地下尤其是在洞中是一时半会儿无法消散的。但作业要讲求实效,每台钻机每个台班有进尺要求,因此,遭罪的是人。地质条件好的作业段,无渗漏无塌方等险情发生,就阿弥陀佛了。遇上崩塌,非是机械投毁便是人员伤亡。碰到渗漏岩层,那就更麻烦和危险了。

船闸闸室内景

我进洞的感觉是:硫磺味重,潮湿,呼吸不畅。请注意,我选择造访的时段内不放炮,没有险情。听工人们抱怨,平洞开挖推进至第五级后,他们遇上了苦不堪言的大困难:槽挖掘进1米,便与地面净距离缩短1米,地面爆破和钻孔引起的震动直接威胁着地下作业人员和机械安全。工人师傅说,上面不震时洞顶零星掉石块;上面一轰隆,头顶就下石雨……五级平洞中、南、北3条廊道相继遭遇断层和地质破碎带,有的断层相距仅5~6米,破碎带长达17~18米,只要台车一打钻,石块便应声而落。

三联总经理王和兴是这个新型联合体的掌门人。对内对外,待人处事都很谨慎。工作遇到困难,作业面发生险情,他心里比谁都急,身先士卒是他的一贯表现。钻现场,探险情,开“诸葛亮会”谋求排忧解难的可行方案,在他已属“家常便饭”。

打探他对员工素质的评价,他表示满意;询问员工收入,他说同志们非常辛劳,报酬却不算高,很对不起大家;请他说说困难,他却笑道:钻山打洞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没有困难,人家要我们干嘛?没有金钢钻,哪敢揽瓷器活儿?三联这个联合体之所以中标且能保质保量完成或追赶形象进度,说明我们的确是一支能打硬仗、敢闯能拼的队伍!

已完建南线二闸室內景

工人告诉我:地底作业危险是常有的。一次,五级平洞南坡掌子面上的三臂台车其中一臂就被洞顶坠落的石块砸弯,若砸着人,那还了得?又一次,中隔墩塌方,嵌入的锚杆被拉掉3根,相继形成多处塌方。

副总经理兼总经济师郭启军是“内当家”,年出生,贵州人。这位新时代的大学生在三峡探索的是联营体管理模式,他配合总经理建立并完善的“两级管理,—级核算,队为基础”的办法行之有效。对于塌方和渗水,他以财务语言给我描述:

“打洞者最怕水,五级平洞距地下水源最近,地下水不断上涌,加之恰逢三峡雨季,地上水沿着岩缝和地质孔不断渗漏,洞内汪洋一片。工人们调侃说:地下冒‘喷泉’,洞顶落‘瀑布’。机械全淹了,人根本干不了活儿……咋办呢?抽水呗,调无数台大功率水泵猛排……调兵遣将增加成本绝非小事,不塌方不渗水正常施工我是挣钱呀,现在我不但窝工我还得添设备添人手,这钱就是负数啦,而且是一笔很大的负数。当然啦,干千秋伟业不能太计较经济利益,延误工期对业主和承包商,毕竟都不是好事。”

完建船闸全貌

我是三峡媒体人,实话实话,就宣传这个层面,三联人较武警水电官兵、葛洲坝集团、三七八联营总公司、青云公司等兄弟单位逊色多了。

缘由是:人家干活全在面上,都看得见。三联员工全在地底干活,苦乐甘甜人家全不知道。更何况,三联人务实,重做不重说。他们在传媒露脸的机会少,还有—个客观因素一一即使有新闻工作者摸进洞去,举照相机或摄影机,也照不清他们的面目。

我最后一次进洞是年盛夏时节,进洞不久就捂着鼻子逃了出来。到数人高的洞口停住脚回眸远眺深不见底的隧洞,我感觉十分羞愧。难道“地下铁军”都不是血肉之躯,非人生父母养么?

由是我懂了:肉体非凡,缘自使命崇高!

年:船闸试通航三峡船闸夜景

#历史往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33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